|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4

This version was saved 8 years, 1 month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李清清
on March 22, 2016 at 1:26:17 am
 

 

本週關鍵字

 

九二共識 立憲主義  1932 泰國革命 1945印尼憲法 緬甸新總統 美國選舉 英國政治 土壤化 反核遊行 TPP



美國選舉(王美婷)
  

     美國總統在順利入主白宮前,需經歷以下漫長過程:1.政黨初選(民主黨,共和黨),2.提名,3.競選活動,4.全民投票,5.選舉人團投票。美國採取總統制度,總統大選每4年1次,且可連任一次(如Obama)。對於總統候選人的資格要求為需在美國出生,年齡35歲以上及在美國居住至少已有14年以上。政黨初選會在大選年2-6月期間,各政黨在美國各州進行初選,後產生政黨代表。該次選舉方式有兩種,一為「直接初選」,二為「黨團會議」,但目前大多州都選擇前者。

 

     今年,美國選舉風起雲湧。在共和黨被邊緣化的老將Donald Trump 大受選民歡迎,沒人會料到向來口無遮攔的trump的民意會一路走高。Trump的支持者主要是集中在年輕一輩,美國經濟因全球化而停滯不前,造成年輕人反對親華爾街的民主黨候選人Hilary Clinton。Trump反對體制,反精英的路線獲得大量底層的支持。另外,Hilary Clinton在黨內的支持率也被奉行社會主義的Bernie Sanders逼近。從Trump與Sanders讓人出乎意料的目前初選結果,可以觀察到美國民眾非常不滿政治經濟的現況。另外,民眾對於這些年的貧富差距的癥結,歸咎於移民的湧入導致失業,而非推手———科技造就的全球一體化。

 

       許多政治人物與專家對Trump可能當選總統一事感到不安,指出若其當選成總統,那將會是一場全球災害。以下為整理部分Trump曾在公開演講或發言的言論:

  • 我是上帝所創造最偉大增加就業的總統
  • 氣候變遷是一場騙局
  • 若當選必定會廢除健保制度
  • 主張增派士兵攻打IS,並鎖定油田。對IS組織成員使用水刑逼供。
  • 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築起高牆,驅逐美國境內所有非法移民
  •  

     Trump對於此次大選信心滿滿,甚至還得意的說「就算我在大街正中央向人開槍,我也不會失去任何選票」。筆者以在fb上看到一張讓人會心一笑的po文作小結,如下:

No matter who you vote for, this will be a historic election:

Hillary Clinton: First femal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Bernie Sanders: Frist Jewis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co Rubio:Frist Latino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ed Cruz: First Canadian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Donald Trump: Las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楊小津──王明珂院士之演講心得

     今天的演講主要揭示了用批判性思考去審視周遭的事物的重要性。報告的內容揭示了我們應該審慎地持有批判思考的精神去研讀史料和專家評注,以『盡信書則無書"的原則為主軸去考量。

演講人王明珂院士專注於川西地區人類族群的歷史文化與相關現象。

歷史素養的積累應用於人類學上使他能有獨到的眼光來論述今天的主題,總括來說,就是:

1、事實是曾經存在特定時空的事物。事實真相是有待被挖掘的真實面貌。 現實是事實但是人們認知之外的現象。但有時候描述的並不全面也就扭屈了事實的真相。

:早期的臺灣歷史並非是鄭成功的歷史,而事實上實臺灣的歷史是四大族群的歷史。

 2、認知和表述危機:思考方式和語言文字表現方式的現代性,難以表述史實。

3、人類學家認為任何文化理論都必須建立在民族誌事實上,但又局限於其本身的 觀察角度、興趣、主題、記憶、文化背景、知識背景、刻板印象等引起的偏差,或忽視事實本身,引起誤差。

4、個人利益和優勢族群利益下因政治偏見而被遮掩的真相。

5、事實和本相:真實是在的客觀事物,發展中的事物的本來面貌是本相。

我們個人知識的局限性常常會影響認知。現實社會中已經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差異也常被人們視而不見,並在不斷變換中被不斷地強化和衍生。僅從專家和學者,文獻的角度去構建歷史上的事實是不夠的,需要大家的幫忙:

1.由邊緣策略入手。

2.注重變遷發生的時間

3 .注重個人情感意圖的抉擇。

4.觀察社會互動。

這些都可以幫助歷史還原事實和本相。

 

+++++++++++++++++++++++++++++++++++++++++++++++++++++++++++++++++++++++++++++++++++++++++++++++++++++++++++++++++++++++++++++++++++++++++++++++++++++

 

楊小津──『人生路上的加減乘除』心得

Source→李含仁 Mark at TEDxNCTU 201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AyK7BDj3YI

 

    人生要經歷很多不同的情緒和階段,有的人很成功,有的人一生都不順利,這就是人生,總有人喜歡抱怨自己的不順利:抱怨的人總覺得自己那麼努力可是為甚麼總是沒有回報?

    這是因為你把這件事情看得太重了,真的那麼糟糕嗎?

    其實不盡然,好與不好是可以轉化的,如果我們可以把情緒看成是一個很久不見的老朋友,仔細分析一下他為甚麼會突然這樣頹廢,也許就有轉機了。看看成功人士走過的路,不一定平坦,但是他們總是可以走得很順利,為甚麼?

    一個人成功是因為他可以化解很多負面的情緒,給自己打氣,通過心境的轉換把自己的航向改變,這次錯了下次就會有經驗,這次對了,下次也許沒有這次的運氣了。僅以加法和減法為例,說說我的看法。

    甚麼是加法:『付出和回報永遠大於二是評判我們人生成功與否的標準』,但不同時期如果能夠大於2,往往都是比較成功的。這樣做的人不一定很聰明,但他們很有創意,很正面地在想怎樣去面對,這就已經夠了,因為他們已經踏上了成功的旅程。

    甚麼是減法:『去除我們不愉快的負面情緒』,這種情緒不會帶來任何好的改變,只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更加鬱悶,何必呢?避免不了的東西,不要把它上升到意識型態上去,減去我們不喜歡的情緒,可以讓自己快樂起來。

    有個朋友跟著很多人一起在紅燈下過馬路,警察很客氣的說,『先生很危險。。。。。。我這個朋友理直氣壯地問,『為甚麼你只看見我?』結果呢?我們還可以預想甚麼happy ending嗎?如果他能意識到,這是避免他出事的善意提示.

===========================================================================================================================================

講座『歷史事實,真相與現實』聽後心得 

講師:王明珂 

李鴻清 - 40385233I – 應華系107乙

   

     聽了這次講座後,我產生了歷史的真相與所描述的歷史事情 到底就真的是一樣了嗎?這種想法。其實歷史並不可能絕對的客觀,相反的歷史是相對的主觀。

     中古史家巴拉克勞教授曾說:「我們所讀的歷史,雖是根據事實,但嚴格地說,並不是事實的,而是依連串大家接受的決議」。

     奧克費雪教授:「歷史是歷史家的經驗。它是歷史家單獨創造的;寫歷史是創造歷史的唯一途徑」。

     馬克斯:"歷史"並不做什麼,也未佔有無限的資源,從未上戰場。工作的、佔有的、戰鬥的是"",實實在在活著的是""」。

     列舉以上幾個人說過的話,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歷史和所撰寫的史家所處的環境、時代背景、個人的史觀有著相當大的關係,也因此我們所知的歷史事實總帶著某種程度的解釋;而歷史解釋就也就含有道德的批評,或者用一個較中立意味的名詞--價值判斷。就像對於歷史上盛世、衰世的看法便有滿大的落差在,這便是我們所接收到歷史差異性,和思考的角度不同,進而影響到我們的史觀。

     也有很多歷史,是當下的環境需要所創造出來的。今天要對抗外來種族,或許是女真,或許是匈奴,我們就需要一個神格化的英雄出現,或許是岳飛,或許是鄭成功。這樣的東西目的為重,真實性次之。這就是歷史。

============================================================================================================================================


歷史事實,真相與現實(心得)——王明珂老師

應華系二乙 40385231I  李清清

 

                        講座的一開始老師就開始提問什麼是歷史事實?是否可以客觀描述自己說間事實依據知道的真相。當時我在想,這些問題是我們從來都不會想不會去接觸的事情。對每一個人來說,扮演的角色不一樣,自己定義的歷史事實也就不一樣,對一個歷史學家來說,歷史事實是他們夢寐以求尋找的對象,對一個社會學家與社會人類老說,社會事實或者是文化真相是他們努力發掘的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去探究事實,發掘真相或是與他人爭論事實,似乎事實是一個被掩蓋,扭曲的事物Reality的另一個義,現實,指的是社會現實:社會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在人類社會中存在著各種社會現實,如:種族歧視,貧富差距,性別歧視等等。與被掩蓋的事實不同,它們沒有被人們故意掩蓋,而是沒有被人們發現,或是被他們看作理所當然,因此我們的世界幾乎都是以事實組成的世界。

 

折疊

Google 日曆

 

 


40121134L 程禹縈 英語系 四 甲 F  
40285103I 劉方琦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19I 李玲萱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24I 陳瑞琪 應華系 三 甲 F   請假
40285130I 劉正淑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33I 李連君 應華系 三 甲 M   未出席
40285136I 王美婷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224I 陳玉水 應華系 三 乙 F  
40285228I 合瓊玲 應華系 三 乙 F  
40285230I 劉營 應華系 三 乙 F  
40285232I 周欣宇 應華系 三 乙 F    未出席
40385222I 楊小津 應華系 二 乙 F  
40385231I 李清清 應華系 二 乙 F  
40385233I 李鴻清 應華系 二 乙 F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