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04

This version was saved 7 years, 10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劉正淑
on June 7, 2016 at 6:41:53 pm
 

 

本週關鍵字

 

九二共識 立憲主義  1932 泰國革命 1945印尼憲法 緬甸新總統 美國選舉 英國政治 土壤化 反核遊行 TPP



美國選舉(王美婷)
  

     美國總統在順利入主白宮前,需經歷以下漫長過程:1.政黨初選(民主黨,共和黨),2.提名,3.競選活動,4.全民投票,5.選舉人團投票。美國採取總統制度,總統大選每4年1次,且可連任一次(如Obama)。對於總統候選人的資格要求為需在美國出生,年齡35歲以上及在美國居住至少已有14年以上。政黨初選會在大選年2-6月期間,各政黨在美國各州進行初選,後產生政黨代表。該次選舉方式有兩種,一為「直接初選」,二為「黨團會議」,但目前大多州都選擇前者。

 

     今年,美國選舉風起雲湧。在共和黨被邊緣化的老將Donald Trump 大受選民歡迎,沒人會料到向來口無遮攔的trump的民意會一路走高。Trump的支持者主要是集中在年輕一輩,美國經濟因全球化而停滯不前,造成年輕人反對親華爾街的民主黨候選人Hilary Clinton。Trump反對體制,反精英的路線獲得大量底層的支持。另外,Hilary Clinton在黨內的支持率也被奉行社會主義的Bernie Sanders逼近。從Trump與Sanders讓人出乎意料的目前初選結果,可以觀察到美國民眾非常不滿政治經濟的現況。另外,民眾對於這些年的貧富差距的癥結,歸咎於移民的湧入導致失業,而非推手———科技造就的全球一體化。

 

       許多政治人物與專家對Trump可能當選總統一事感到不安,指出若其當選成總統,那將會是一場全球災害。以下為整理部分Trump曾在公開演講或發言的言論:

  • 我是上帝所創造最偉大增加就業的總統
  • 氣候變遷是一場騙局
  • 若當選必定會廢除健保制度
  • 主張增派士兵攻打IS,並鎖定油田。對IS組織成員使用水刑逼供。
  • 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築起高牆,驅逐美國境內所有非法移民
  •  

     Trump對於此次大選信心滿滿,甚至還得意的說「就算我在大街正中央向人開槍,我也不會失去任何選票」。筆者以在fb上看到一張讓人會心一笑的po文作小結,如下:

No matter who you vote for, this will be a historic election:

Hillary Clinton: First femal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Bernie Sanders: Frist Jewish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Marco Rubio:Frist Latino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ed Cruz: First Canadian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Donald Trump: Last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楊小津──王明珂院士之演講心得

     今天的演講主要揭示了用批判性思考去審視周遭的事物的重要性。報告的內容揭示了我們應該審慎地持有批判思考的精神去研讀史料和專家評注,以『盡信書則無書"的原則為主軸去考量。

演講人王明珂院士專注於川西地區人類族群的歷史文化與相關現象。

歷史素養的積累應用於人類學上使他能有獨到的眼光來論述今天的主題,總括來說,就是:

1、事實是曾經存在特定時空的事物。事實真相是有待被挖掘的真實面貌。 現實是事實但是人們認知之外的現象。但有時候描述的並不全面也就扭屈了事實的真相。

:早期的臺灣歷史並非是鄭成功的歷史,而事實上實臺灣的歷史是四大族群的歷史。

 2、認知和表述危機:思考方式和語言文字表現方式的現代性,難以表述史實。

3、人類學家認為任何文化理論都必須建立在民族誌事實上,但又局限於其本身的 觀察角度、興趣、主題、記憶、文化背景、知識背景、刻板印象等引起的偏差,或忽視事實本身,引起誤差。

4、個人利益和優勢族群利益下因政治偏見而被遮掩的真相。

5、事實和本相:真實是在的客觀事物,發展中的事物的本來面貌是本相。

我們個人知識的局限性常常會影響認知。現實社會中已經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差異也常被人們視而不見,並在不斷變換中被不斷地強化和衍生。僅從專家和學者,文獻的角度去構建歷史上的事實是不夠的,需要大家的幫忙:

1.由邊緣策略入手。

2.注重變遷發生的時間

3 .注重個人情感意圖的抉擇。

4.觀察社會互動。

這些都可以幫助歷史還原事實和本相。

 


歷史事實,真相與現實(心得)——王明珂老師

應華系二乙 40385231I  李清清

 

                        講座的一開始老師就開始提問什麼是歷史事實?是否可以客觀描述自己說間事實依據知道的真相。當時我在想,這些問題是我們從來都不會想不會去接觸的事情。對每一個人來說,扮演的角色不一樣,自己定義的歷史事實也就不一樣,對一個歷史學家來說,歷史事實是他們夢寐以求尋找的對象,對一個社會學家與社會人類老說,社會事實或者是文化真相是他們努力發掘的目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去探究事實,發掘真相或是與他人爭論事實,似乎事實是一個被掩蓋,扭曲的事物Reality的另一個義,現實,指的是社會現實:社會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在人類社會中存在著各種社會現實,如:種族歧視,貧富差距,性別歧視等等。與被掩蓋的事實不同,它們沒有被人們故意掩蓋,而是沒有被人們發現,或是被他們看作理所當然,因此我們的世界幾乎都是以事實組成的世界。


「王明珂︰歷史事實、真相與現實」講座心得

陳瑞琪 應華三甲

 

  在這一次講座中,講者王先生提出了幾個觀點去解釋歷史如何去被人類解釋和描述。事實上,歷史的解釋有分個人觀點、民族觀點出發,而呈現的方式會帶出不同事實,會有不同的解釋,有些歷史的記載為了維護自己的族群會有不同的表達跟記載,目的是維護自身族群的利益,引用比較貼身的例子就是台灣歷史教科書所寫的東西是比較有利於台灣政權、香港的國民教育課本列出共產黨的許多的優點等等,相對的使歷史變得較為偏頗。

  另外,我十分認同他所說的「描述事實的不容易」,許多時候我們所想要說出來的真相會受到很多的限制。假如我們今天看到警察做了一些不洽當的事情,但是礙於他的身份、社會對他們的印象,我們所看見的很容易會被拒絕以及被誤解,假若沒有很充足的證據,我們容易地卻會被理解成說謊的人。另外,真相會在利益、偏見之下被埋沒起來,我們也難以探求真相。在社會上,我們很常都會看到這種情況,只要有錢的人、擁有很好人際關系的人,假如他們犯罪了,只要不是涉及嚴重罪行,他們便能夠隱藏真相而擺脫罪名,什至偽造所謂的「事實」,但無奈的是,我們難以避免這些事情的出現,也似乎我們要描述真正的事實很困難。不過,現今社會媒體發達,我們可以利用大眾媒體的力量去將確實的真相呈現出來,再施以壓力使犯錯的人承認錯誤,事實上社會主流也常運用這樣的方法。

  最後,在真正的事實呈現的同時,我們也要考量到「偏見」的問題。社會上有不少的偏見觀點存在,讓我們即使明知真相也不會說出來,例如在東南亞社區上只要是黑皮膚的人常都被誤會成為壞人,即使剛好是身旁的白人犯錯,你不會優先懷疑白人,反而是先懷疑黑人。偏見越深,事實的真相便會沉下去。

  總結以上,這一次的講座講者說出了很多中肯和現實的觀點,也讓我反思到在我們的歷史上也的確存在很多不真實的事實,我也希望我們未來的歷史能夠確確實實毫無保留的記載於書裡,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認清人類發展除了光明的一面,也會有黑暗的一面。


「王明珂講師︰歷史事實、真相與現實」講座

心得

李鴻清-40385233I-應華系107

     這次講座提到了 歷史與真相間的微妙差別.當講師的第一個頁面上來的時候 我就在想 歷史到底是 把以前發生的事情 完完整整 不偏不倚的 呈現給我們了呢?還是有人為的修改過。為什麼會想到這個問題呢?因為自古以來 歷史本來就是 勝利的一方 或是 勢力強大的一方 所書寫的。勝者為王是沒有改變過的一種事實。所以 不知不覺就會讓人 產生到底 歷史所記載的 真的就是 當時所發生的真實情節了嗎的想法。因為很多歷史上描述的和 野史裡面或是民間所傳裡面描述的 不同或是有差別之類的事情 比比皆是。所以 當歷史學家們發現 歷史真相的時候 才會那麼的高興吧。畢竟歷史真相對於他們來說 就像是一件國家級的寶物出現一樣珍貴。真的希望有一天 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歷史與當時所發生的情節是一樣的。這樣對於我們以後的後代也可以用他們自己的想法 更能清楚的分別自己的想法是對是錯。

---------------------------------------------------------------------------------------------------------------------------

九二共識 應華106李玲萱

  九二共識這個名詞雖然常聽到,我卻一直不是很理解其意義。這次在課堂上有機會查詢了相關的資料,我才明白我為甚麼這麼多年來都沒搞清楚,因為有很多不同版本。甚至,我覺得這個共識的層次實在太基礎了,基礎到解決不了甚麼問題,所以談它意義也不大。

就像這樣-

台灣:我們之中只有一個人是對的。

對岸:對,我同意。看來我們達成共識了。

台灣:沒錯,我是對的。

對岸:不,我才是對的。

(以下吵不停)

  現實面來說,我不奢望以台灣今天的實力與國際影響力能吵贏。九二共識的達成背景就只是希望目前最佳狀態是擱置某部分爭議,尋求合作的可能。但我很懷疑台灣在國際上跟其他國家的互動裡有任何一個動作是不牴觸到九二共識的嗎?只要我們試圖以主權國家的身分進行任何事都有違九二共識吧?九二共識既牢牢箝制我們又給予我們微小的利益,像在棍棒之下擺著小小的甜頭。台灣人到底還會甘於這種甜頭多久的時間呢?我會不會看見九二共識被修改或廢棄的一天,我很好奇。

  


歷史事實、真相與現實(程禹縈)

  

此次的講者為中研院院士王明珂先生,他舉兩位中研院前輩的作品來講解歷史紀錄。首先,他先打破我們對民族誌的認知。大眾對於民族誌的認知就是研究者深入研究地點,觀察當地人民的生活,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表面上看來是如此,但實際上民族誌是很主觀的,研究者有很大的權限決定要記錄哪一部分。除此之外,人類學者在撰寫時會受限於本身的知識背景,簡而言之,民族誌可以說是選擇性記憶。

 

接著他就開始分析兩位前輩:黎光明和凌純聲的作品。前者其實並沒有受過專業的人類學訓練,他作品裡的筆觸和觀點是很主觀的,甚至還出現嘲諷邊緣民族無知、暴露受訪者身分等等不專業的紀錄。但是王明珂先生卻提醒我們,這樣主觀的觀察紀錄,其實也透露出一些真實情況,比方說呈現出此一地區的人民之價值觀和認知。相對地,雖然後者有專業的人類學素養,其作品合乎所有撰寫民族誌的規範,但是王明珂先生指出,這樣的專業眼光,有時反而是一種阻礙,常常忽略一些事實或不符合整體結構的部分,目的是為了讓整部作品架構完整。

 

從此一現象,他進而闡述真實本相和本相表相。以一棵樹的存在來比喻,這樣一棵樹的存在是一件事實,但是用照片或畫來呈現這個事實,就是本相表相,即使照片再怎麼詳細,還是會受限於取景的角度和當時的光線,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方式的呈現都會跟事實本相有落差。事實雖然存在,但是因為呈現方法的差異和取材限制,其真相不容易被認識。而人類學家做的研究,也是一種本相表相,雖然無法100%呈現事實,但要以貼近事實為目標。


04

「九二共識」

劉瀞營

 

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但詮釋的內涵、定義有所不同」造成熱烈的爭議。有人認為要維持兩岸和平穩定,必須要堅守「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但是反對的聲浪視乎更高。七成的台灣人並不贊成「九二共識」,民進黨與國民黨之間也各自解讀沒有共識。同樣是台灣人但是在各自的眼裡的「九二共識」有很不同的看法與想法,有人認為「九二共識」能夠合憲和平、保障台灣利益」,也有人認為揚棄「九二共識」才是憲法保障的人民權利。我本人的看法是中立又矛盾的,一邊覺得經濟真的會提高對於國家會帶來一定的效益;但是有時又覺得大陸的某些政策真的讓人很反感無法接受。身為外國人的看法覺得兩岸現狀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的關係是最能夠保持和平穩定的一個狀態,覺得其實台灣的國際觀並沒有很高,在中國一點點的帶領下經濟可能會更好,覺得應該要保持理性的想法不要一昧的排斥嘗試介受可能真的能夠帶來不一樣的改變。在現在這樣勢力的時代我們不得不承認必須要向強大的國家低頭靠攏才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對於政治方面沒辦法保證會是好的體制,但是無可否認在經濟所帶來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它原本就是建立在一中各表的基礎之上,但大陸又認為這是對九二共識不正確的概括,如大陸國台辦曾公開反駁過,認為一中各表是台灣單方面的不清楚認知,反正就是一團亂,九二共識是甚麼共識,兩岸就認知不一。

我覺得九二共識其實也就是各說各話,彼此都有共識你會說你的,我會說我的,這就是惟一的共識。九二共識實用的地方在於這個名詞根本在21世紀前根本都沒有人提過,如今卻成了突破兩岸僵局的一個"共識",也能說它變成了改善兩岸關係一個琅琅上口的政治口號。現在更多的場合大陸也都用"九二共識"來代替要台灣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因為聽起來比較沒有刺激性,最近胡布熱線,大陸國家主席竟公開說兩岸應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下展開對談,顯然釋出了狠大的誠意,但是在大陸官方傳聲筒則還沒有正式發佈且承認,尚有是否為兩面手法的疑慮。所謂的各表,是大陸最討厭聽到的,所以強調的始終只有一中,這次由大陸國家主席親口說出各表字眼,是一個難得的突破。而因為在92年後,我們很難從任何大陸官方的論調中聽到有各表這兩個字,都是"一個中國,沒有各表"。由此可見這個說詞的敏感性。


 

合瓊玲 40285228I 應華106

緬甸新總統

緬甸軍政府將於十一月七日舉辦二十年來首次大選,根據中央社報導,緬甸選舉委員會已對外宣布,不會發簽證給外國記者採訪大選,也不邀請外國觀察團觀察選舉進行狀況。

緬甸是一個軍政府國家,政治主權掌握在軍人為主的集團手中,目前的領導人丹瑞,擁有任命及解除部長、內閣成員的權力,以及處理國際事務的力量,可說是集所有決策權於一身。在這種集權控制下,軍政府不允許有其他的政治意見,反對政黨被認定是非法組織,國民無法參與政治,就連媒體、網路都受到管制,成為一個沒有自由的國家。

緬甸民主精神領袖翁山蘇姬選舉獲得勝利,軍政府卻不願承認,造成全國大亂,這樣的行為根本不符合民主精神。有誠信的政府,會讓更多民眾產生好感,推行政策也會更順利。


 

緬甸新總統——劉正淑

當國家總統上任那一刻時,有多少正面新聞出來,相對的也有多少負面新聞出來。而新總統的上任真的能帶來更好的發展嗎?記得當時台灣一則新聞報到說,他只是袖翁山蘇姬司機,對於緬甸人來說新的黨派上任,解脫了軍政府的控管,緬甸要向全世界開啟懷抱。

新聞上也提到說現任的新總統,只是有名無實,最後的決定權還是需要落實在袖翁山蘇姬身上。就如袖翁山蘇姬早已表示若民盟候選人當選總統,自己的地位「將會高於總統」。而民盟內部亦提出各種讓昂山發揮「超然影響力」的方案。其中,有人提出增設緬甸「精神領袖」一職,並由昂山出任。亦有人建議參考印度前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Sonia Ghandi)的做法,即雖然沒有官員銜頭,但保留對執政黨政府的最大影響力。

 

 

 

 

 


40121134L 程禹縈 英語系 四 甲 F  
40285103I 劉方琦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19I 李玲萱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24I 陳瑞琪 應華系 三 甲 F   請假
40285130I 劉正淑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33I 李連君 應華系 三 甲 M   未出席
40285136I 王美婷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224I 陳玉水 應華系 三 乙 F  
40285228I 合瓊玲 應華系 三 乙 F  
40285230I 劉營 應華系 三 乙 F  
40285232I 周欣宇 應華系 三 乙 F    未出席
40385222I 楊小津 應華系 二 乙 F  
40385231I 李清清 應華系 二 乙 F  
40385233I 李鴻清 應華系 二 乙 F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