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Whenever you search in PBworks or on the Web, Dokkio Sidebar (from the makers of PBworks) will run the same search in your Drive, Dropbox, OneDrive, Gmail, Slack, and browsed web pages. Now you can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wherever it lives.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1

This version was saved 7 year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陳瑞琪
on March 29, 2016 at 4:28:13 pm
 

 

本週實作:

 

1. 登錄到數位平台,到本週內容之正文部分和同學們打個招呼,表示貼文沒有問題。

2. 閱讀在folder article中的兩篇文章

3. 看在folder visual中的影片

4. 準備下週來討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楊小津課前閱讀心得──『崩世代』

                        老師在課前指定我們看兩篇文章和一部短片,目的是使大家瞭解現代社會存在的社經問題,在此我僅從短片:『崩世代』所述的內容結合我所見的狀況來談談我的想法。

                   『崩世代』就是處於崩潰邊緣的一個世代,這裡主要是說3540歲的上班族。相對於他們出生時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現實的生活壓力使他們不得不面臨人生最嚴峻的考驗,友人甚至到了打兩份工也只能勉強餬口的悲慘境地。不禁讓人欷噓!

                  其實近年的經濟狀況一直令人擔憂,只是沒有想到居然慘烈到了一個活不下去的時候:在夜市很努力工作、賣豬血糕的曾先生兄弟:曾哥哥沒錢買房子,因為連頭期款都攢不到,只能租房住,他要做兩份工才能生活,每天很努力的窮忙、窮累,努力換來的錢只可以吃飽飯、養小孩,但還是沒有一分積蓄。曾弟弟40歲了,還沒有結婚,買房子就更不可能了。他們的媽媽很著急,年輕時曾媽媽也是靠賣豬血糕把五名小孩養大成人的,她不明白為甚麼社會進步了,可是兩個兒子卻越來越慘了,小兒子的狀況讓她擔心不已,不得不每天繼續出來賣豬血糕。夜市的工作比較清苦,但現實是不光是基層的民眾如此受到煎熬,在片子中可以看到,在中研院裡的研究員也有相同的經濟困境。這不禁令人擔憂,將來是不是會更糟?怎樣才能拯救這個世代?

                『崩世代』中預測,在臺灣將來退休的人可能會像歐洲人一樣:因為拿到微薄的退休金,不敢退休。而我們曾經引以為榮的健保制度可能無法負擔這龐大的支出,那麼這種無食無醫的生活又該怎樣過下去?

                   在片子的尾聲播出了日本的『崩世代』情形,總的來說,最先出現經濟泡沫的亞洲國家日本,因為經濟的重創而倒退了數十年的社會發展進程。不得已下,日本結束終身雇用制度,福利化為烏有,上班族僅僅可以憑藉時薪養家活口。退休後也不再有年金,因此很多人都是不敢買房子,不敢結婚,即使結了婚也不敢為人父母,但既使如此也沒有辦法緩解經濟的壓力,最直觀的數據是房貸要還到70歲。而大多數日本人的退休年齡是60歲。很多人都擔憂,房貸、車貸怎麼還?

這裡講述處於經濟低靡的日本是因為:臺灣的發展速度晚日本1315年,在社會循環模式上也很接近日本的軌跡,因此日本的現狀似乎是在預言臺灣在多年之後的發展狀況,臺灣的『崩世代』生活在一個惡性的循環中,無論能力好壞,工作態度好壞,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差不多40歲才可能有能力結婚,但卻養不起上下兩代,年輕時不可以生小孩,到很老還要想辦法去努力工作還房貸、車貸。更糟的是,有些人甚至沒有可能買房、買車,只能租地方住。頭期款都沒有,怎麼買這些? 薪水雖然提升了,但是總是低於通貨膨脹的速度,而通貨膨脹總是令大家手中的貨幣購買力降低,薪水多了,但變能力去低了,生活更差了。。。。。。。。

                   我很想知道有甚麼方法可以挽救這些狀況的發生,為甚麼經濟不好,就要讓每個人都接受貧窮世襲的命運?

--------------------------------------------------------------------------------------------------------------------------------------------------------------------------------------------------------------------------------------------------------------------

電影『崩世代』看後心得 

目的:了解目前社會所將面臨到底社會經濟問題 

李鴻清 - 40385233I – 應華系107乙

     『崩世代』講的是 關於目前年齡35到40歲之間的上班族 在經濟方面所面臨的嚴謹狀況。在他們出生的時候 有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條件。但在目前卻要面臨 來自經濟方面的重大壓力。這種現象真的是讓人欲哭無淚。

     在片裡提到 在夜市裡買 豬血糕的曾氏兄弟,即使很努力的打工賺錢,也只是勉強夠養家糊口。當問到有沒有買房子的時候,曾先生用很無奈的語氣跟記者說 連頭期款都繳不起,怎麼可能買。以及讓曾媽媽很是擔心的 曾先生的弟弟 快40歲了 也還沒有結婚。她還說到 以前她年輕的時候 光靠賣豬血糕就能養活自己的五位小孩,為什麼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條件卻越來越差。以及一位平面攝影師 也要兼職兩份工才能 養活自己。而且不止是像在從事一般工作的人 面臨這樣的困境,連在中研院裡的研究員也不列外。雖然知道經濟危機後 台灣的經濟狀況就一直沒有很理想。但是像這種已經快要到 負擔不起的狀況也是讓人很震驚呀。

     而像『崩世代』所說到的 像歐洲國家一樣,退休金有可能被消減的話,我們現在所過的日子 將更令人堪憂。裡面提到的 “窮苦,窮累,窮忙”這三個詞 應該引起政府的嚴重看待。而在片中 最後提到日本的『崩世代』,就是在說 在發展速度上落後與日本13到15年的台灣,有可能會迎來屬於台灣的『崩世代』。我也真心希望 全世界能夠捨棄自己的貪欲,多給別人一點機會,或許會是 解決『崩世代』的一種關鍵方法之一吧。

----------------------------------------------------------------------------------------------------------------------------------------------------------------

崩世代的悲哀

陳瑞琪 應華三甲

 

  我們這一個世代被稱為「崩世代」,作為出生於這世代的孩子們,我的心情不禁感到可悲以及無可奈何。首先,我對於崩世代的定義是指一個世代是正從體系、文明、自身等各方面出現「崩潰或崩壞」。無疑地,我們這一代面對著各式各樣的問題。

  以我自身作為香港人的例子,我未來面對的問題有很多,第一個是經濟問題,我們需要養活父母、未來更要養活子女,但我們的職場出路、踏進上流社會的機會微乎其微,可我們隨時要面對各種沉重的經濟負擔。我們大學生職場起薪點只有8千元到1萬元之間(不包括公務員或較為高薪起點的職業,以普遍職業為主),需要工作穩定並且加薪至2萬元以上的時間大概需要努力數年到十年不等,在香港8千元到1萬元要養活父母和自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香港的生活水平十分高,舉個例子,吃一個普通晚餐需要60-70元港幣,每月的房租(若不是住公共房屋)達到8千元到一萬元,另外不包括自己還有保險,生活各項費用,以及大學生時期向政府貸款的學費也必需要在就業時期還清,光是經濟問題足以使我們崩潰。    

  第二,人口問題也是我們整體以及國家都會面對的問題,因為我們目前經濟上都是緊緊能夠養活自己,所以社會很多年青一代都不願生育孩子,如此下去我們的人口金字塔的倒三角形情況會越來越誇張,人口老化會變得更加嚴峻,崩潰的不止是我們自身,更是整個國家、族群文明的影響。第三,我們許多的古老文化或值得傳承的文明面對著消失的問題,由於這一個世代的孩子接觸許多資訊科技產物,久而久之我們便會遺忘了一些古老的人類文明文化,將它們閣下或者破壞,漸漸的便會面對消失的危機,例如傳統中國料理的方法、華人習俗等,現今的年輕人大多都一切從簡,嫌棄並不想要遵守長輩訂下來的規矩,更想要改變古老的習俗,使新一代的年輕人越來越不了解自己本土的文化以及值得尊敬和學習的地方,被所謂的「現代化」、「科技」埋沒,這樣下去,所有需要傳承和保留的文化、文物便會慢慢消失於世界當中。

  最後,我們這一代的小孩面對的問題實在太多,不止年輕人的問題,而是整個世界到了這一世紀都開始步向另一種新的模式,但在步向這一種新模式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考量並尊重到「傳統」存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另外,或許我們這一代的孩子真的很可悲,所面對的壓力和負擔其實都是很大的,但我們無可奈何地正正就是生於這個世代,我們都沒辦法改變。但是,若我們能夠努力的從自己做起,盡力從崩壞的世代中突破自己,不求自己能夠站在一個多高的位置,但至少不讓自己跟隨著世代的風氣崩壞下去,並好好正視自己周遭所發生的一切,做好各種完善的規劃和考量。那麼,或許崩世代會因為每個年輕一代的改變而慢慢的蛻變成另一個新的時代。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