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5

Page history last edited by 劉方琦 6 years, 11 months ago

 

布魯塞爾爆炸案

 

恐怖主義

 

 

 

 

 

憲法

 

總統

++++++++++++++++++++++++++++++++++++++++++++++++++++++++++++++++++++++++++++++++++++++++++++++

楊小津課後心得──土壤液化帶給臺灣的隱憂

Source

https://www.54168.com.tw/Auction2010/LHouseService/Front/Member/ProTLand.asp

http://udn.com/news/story/9587/1573079-%E5%9C%9F%E5%A3%A4%E6%B6%B2%E5%8C%96%E3%80%8C%E7%B4%85%E5%8D%80%E3%80%8D%E6%81%90%E7%8F%BE%E5%94%AE%E5%B1%8B%E6%BD%AE-%E6%88%BF%E5%83%B9%E5%B0%87%E4%B8%8B%E4%BF%AE

自今年春節前南台地震,出現「土壤液化」災情,土壤液化的問題才逐漸引起各界關注。然而,何為土壤液化呢?土壤液化是由固體狀態的土壤混合水搖晃轉化為泥漿狀態的行為。就地質材料而言,顆粒愈細的沉積物愈容易產生土壤液化。一般有兩種土壤可能會發生這種現象:一是黏土;另一是細砂或粉砂質土壤。

土壤液化是個沈重的話題,但是好像還沒有引起民眾的足夠重視,祇有那些身處其中的人才會有一種警醒的態度,這是不對的。

近期的房仲調查顯示,住在液化高度潛勢區(紅區)民眾有換屋意願,但想換屋又談何容易?相對而言,那些區域的房價會大幅下降,非潛勢區的房價會再上漲;對於很多對土壤液化知之不多,而又沒有自己物業的人來說,這可並非是個好消息。

雖然解決土壤液化的問題還有很多細節性的操作問題,但是它潛在可能引發的危機是不可小視的,不能僅憑藉對科技的樂觀態度掉以輕心,雖然我們不可否認在未來有可能通過進一步的科技手段來降低土壤液化的發生,但至少目前應該採取穩妥、客觀的立場去應對這個現實問題。

 


庫德族(王美婷)

  

     庫德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民族歷史距今已有2000多年,相傳是古代米底亞人的後代。庫德族至今仍未正式獨立成為一個國家,過去的庫德族都過著遊牧式生活,後不斷向週邊地區擴散。現今的庫德族主要分佈在六個國家,即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亞塞拜然與亞美利亞。 庫德族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其中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庫德族與上述六個國家的關係剪不斷理還亂,但在此只探討與土耳其及恐怖組織ISIS的關係。

 

     土耳其是庫德族的大本營,他們為了爭取權益與獨立,逐漸走向馬克思主義路線,甚至還成立了PKK(庫德工人黨),該黨主張在這6國附近地區成立「庫德斯坦共和國」。該黨長期與土耳其政府進行游擊戰,造成土耳其長期陷入戰爭狀況,但礙於國土統一,對外只宣稱是內戰,這造成週邊國家與其他世界強國常以庫德族為要挾,要求土耳其在其他國際問題上妥協。以殘暴剽悍為名的ISIS組織為了獲取更龐大的石油利益入侵伊拉克北部,此地也是庫德族聚集重鎮。英國美國等列強難得紛紛向庫德族貢獻戰爭所需軍資,主要是因為庫德族在當地非常團結,而且奉行可蘭經教義,相信為保衛家園而死得戰士能上天堂,故都非常賣力的抗戰。庫德族的女兵非常多,這也讓ISIS成員常常不戰而逃淪為笑柄,這其實是因為ISIS成員相信若殺了女人,死了之後無法上天堂,也無法享用上蒼給予的72位處女相伴的「優待」。故此列強才會利用這兩點,向庫德族提供物資。

 

     庫德族所待的國家雖彼此互不待見,但對庫德族都有個共識,就是阻止他們獨立。雖然散落各國的庫德族群有嘗試過團結一致爭取自身的權益,但有礙於經費來源而無法成功。至於世界列強方面,美國為首的更是不同意,畢竟庫德獨立後就會少了一顆牽制中東國家的棋子。


恐怖主義下的世界

陳瑞琪 應華三甲

 

  在課堂上我們討論了許多有關於恐怖主義、各種恐怖襲擊的問題。無疑地,我認為我們現今的的世界正被恐怖主義所包圍著的,而且恐怖襲擊也成為新世紀的戰爭模式,小型國家會對大型的國家進行報復的話會透過在該地方進行恐怖襲擊以引起當地的混亂及使人心不穩,固此這一類新式的戰爭讓人防不勝防以及感到十分可怕,因為這意味著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隨時隨地不知道哪一天會發生意外或者被恐怖份子攻擊。「ISIS」就是恐怖主義較為突出的恐怖份子,他們所利用的方式並非明刀明槍,而是在背後突如其來給予你一下重擊,在巴黎的襲擊、比利時事件等等都是體現出恐怖主義份子如何利用這些方式去攻擊各國,事實上所造成的影響和傷害雖然沒有正式戰爭來得慘重,但是,影響得比較嚴重的反而是人民的心理狀況,繼而引發出許多迴響例如對政府政策失去信任、懷疑國家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恐怖份子想要達成的目的之一。

  另外,課堂上也提及現今世界維護安全的模式主要以國家為單位,例如聯合國等等與多國共同組成的聯盟。我對於這些國際組織的評價是,我認為在大部份的情況之下,這樣共同建設的組織是能夠促使世界更有效的運行各種系統例如交易、安全通報、或者宣揚正向的人道理念等等。但是,在小細節上面,我反而看得到國家之間的立場很容易產生反岐,更會出現「不和」的現象。例如美國與中國經常在各種領土、理念問題引起爭議,更重要的是,特別提出利益的問題時都會出現很多爭論和浮現出不和的現象,就好像中、日的釣魚台爭議問題,在這些關乎自身國家利益、主權問題的情況下,國際的聯盟便難以發揮作用,所以,在我的觀點認為國際性組織的成效並非真的很大,當中其實會存在很多分岐。

  最後,其實我們現今的世界每處都存在著恐怖主義的暗湧,或許我們自身都沒辦法阻止他們進行恐怖的攻擊,這一切還是得靠國家之間緊密聯系以及更熱衷去打擊恐怖份子。不過,我們自身也能夠多關心自己身邊的人,或者多為國家、落後國家的人提供幫助,提倡更多正面的信息,並且更多去關心國家政治,盡自己公民的責任。因為恐怖份子往往能夠得手的原因是因為透過網路、其他途徑向一些未受教育的人、或者一些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落後國家的人民等下手去誘騙他們加入他們所謂的「理想國」去進行聖戰,以及利用人民恐懼心理去使他們越來越活躍恐怖活動以對各國報復或恐嚇。假如我們社會上都沒有以上容易受害的族群,每一國的人民都能夠幸福的生活,那麼恐怖份子再怎麼強勢,只要沒有人再相信他們、跟隨他們,久而久之恐怖份子的族群便會沒落,再由各國聯手進行打擊,他們便會不攻而破。

----------------------------------------------------------------------------------------------------------------------------

恐怖主義與標籤化(李玲萱)

 

  有一本我非常喜愛的書叫做-阿富汗的女兒在哭泣。內容是阿富汗女政治家法齊婭古菲的自述以及她寫給兩個女兒的信,這本書對我來說起了很大的影響,它讓我知道大部分的阿富汗穆斯林生活是怎麼樣的。儘管阿富汗是國際最惡名昭彰恐怖組織-蓋達組織(代表為賓拉登)的發源地,恐怖主義與激進派的教義卻不能代表阿富汗的多數人民。

 

  阿富汗在聖戰士發動政變之前曾經是西化民主的,雖然阿富汗人大多信仰伊斯蘭教,但法齊婭這一代的女權已經十分進步,女子可以受高等教育,從事像醫生一類高社經地位的工作,也可以在外拋頭露面當主播......。但是在外來勢力(其它國家)操縱的政權角力之下,塔利班政權默默的崛起,並擴散到全國各地,一開始塔利班的人代表著秩序,他們不燒殺擄掠而維持了治安而受熱烈歡迎,但後來他們越來越激進,走向極權的恐怖統治,人民的生活大受影響。婚禮時不能拍照、不能演奏音樂, 女人的權益被貶得一文不值,宗教警察可以隨意鞭笞穿著不適當(例如穿錯了罩袍的顏色)的女性......。

 

  雖然因為法齊婭古菲出身政治世家,導致她的許多家人死於政治迫害,她表示她還是深愛阿富汗這個國家。因為就算在塔利班統治下最黑暗的時代,她還是見到了許多穆斯林的人性光輝。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曾經見過在砲火轟擊的城區裡,有名計程車司機努力把滿地的屍體搬上自己的車,因為伊斯蘭教也有入土為安的觀念,所以他想幫這些人好好安葬,儘管這些人與他並無任何關係,他卻甘冒失去自己生命的危險。

 

  這些故事令我十分動容,也讓我體會到恐怖主義政權統治下人民的痛苦與無奈,我們的確不能從一個人的外表判斷善惡,但是也不能為了保護自己,而將特定的群體都貼上標籤,例如把穆斯林都當恐怖份子或對他們有所偏見。

 

  伊斯蘭地區的恐怖主義傷害的不僅僅是其敵對國家或敵對宗教信仰者的生命,往往傷害最深的是其統治地區的人民,人們信仰的宗教被扭曲,淪為奪取權力的工具,而當地人民只能被迫接受。我們怎麼能夠將這些人貼上標籤,把他們跟傷害他們的人畫上等號?


 

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

李鴻清-40385233I-應華系107

     2016年3月22日的時候 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及馬爾貝克地鐵上 發生了 三起連環爆炸案。在當日早上8點的時候 布魯塞爾機場發生了第一次爆炸,隨後的37秒時 又發生了第二次爆炸。造成11人死亡,航站樓內部嚴重損壞。據比利時官方說 這兩個爆炸事件都是自殺性襲擊。在襲擊者的旁邊還發現了一把AK47及在機場附近還發現了一顆未爆炸的比前面兩個威力更大的炸彈。而在馬爾貝克地鐵站於9點11分左右發生了第三次爆炸。造成了20人死亡。

     據統計三名自殺性攻擊者引爆的炸彈 造成了32人死亡,340人受傷,其中61人情況危急。這是比利時歷史上傷亡最嚴重的一次恐怖襲擊。

     從這次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我們可以看到恐怖主義思想對於人類的影響力真的是很恐怖。自殺性襲擊,這個詞 對於我來說 真的很難理解。因為沒有一個物種是不怕死的。但是偏偏在這種情況下 還是有自殺性襲擊這類的情況發生。這不就是在表示恐怖主義思想對於人類的影響力的恐怖嗎?我會在想到底是怎樣的洗腦手段才會讓人們心甘情願的 為一個組織 去用這麼極端的行為表示忠誠呢?

     從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中 讓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 關於恐怖組織的影響力以及世界的黑暗面。


 恐怖主義中的勇氣——馬拉拉   (李清清) 

 

           到恐怖主義這件事情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塔利班份子搶下生存下來的我很佩服的一個女孩馬拉拉。馬拉拉一位17歲的女孩為何她要選擇不一樣的人生,明明有美好的生活等待著她而她為了受教育權的權利而走上坎坷的一條路。她出生于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是一個信奉尹世蘭教的國家,由於宗教伊斯蘭教的原因造成男女地位不平衡的國家,女性受不平等的待遇。他們認為女生不可以上學,不可以外出,不可以穿暴露的服裝。巴基斯坦有許多的孩子都不能過上學讀書,有些是因為貧窮,有些是因為國家的動亂,我們在新聞上看到許多恐怖份子襲擊村莊,毀壞校園,造成許多小孩都不能讀書。

     馬拉拉在一次的放學途中被塔利班份子在校車上對他的頭部開槍,想置他于死地。但馬拉拉被送去英國醫治,奇跡般的生還與康復。2013712日聯合國為馬拉拉辦了一次發表會,其中馬拉拉說過一句話“塔利班份子怕的是我們手中的書本和筆,讓我們拾起我們的書和筆,那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一個小女生能夠這樣堅定的說出這樣的話,讓所有人吃驚,也讓我感到震撼,我很喜歡這句話。一個平凡的女孩,卻擁有比我們百倍大的勇氣,不畏懼專制的統治,我們正是缺少那份力量,無論是在大舞臺還是在做人處事方面,都應該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無論什麼事都應該勇敢去面對。


課後心得-應華106劉方琦

 

                 在課堂上,老師讓我們思考自己的國家是否有可能受到恐怖攻擊。一開始,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認為從地理位置和攻擊之後能取得的利益來看,攻擊台灣並不是有利的選擇。但是,在聽過老師所提供的意見後,我的想法從「不會被攻擊」轉變為「還是有可能會被攻擊」,因為恐怖份子的思維其實不是用一般的利益觀點就能揣測的,有時候他們也可能是根據宗教、歷史背景或其他不特定的條件去選擇攻擊的目標,雖然可從過去被攻擊的國家來分析恐怖份子的思維,但是說不定之後的攻擊模式又可能會改變,此外,之前被攻擊的國家雖以有參與反恐行動的歐美國家為主,但是隨著美國逐漸將目光移向亞洲,亞洲地區被攻擊的機率可能會上升,而有參加反恐行動的台灣也就更有機會被選為攻擊目標。

                 比起糾結會不會被攻擊的問題,我們更應該思考"假如台灣被攻擊,可能會選在哪攻擊?"或者是"台灣現有的反恐機制能因應突如其來的恐怖攻擊嗎?"因為無論會不會被攻擊,預防都是應該要做的事。
 



05

恐怖主義

劉瀞營

西元2002年10月12日晚上十時四十五分,在印尼巴里島庫塔海灘雷根街上,一輛被人放置了炸彈的汽車爆炸,造成了雷根街上兩家俱樂部起火燃燒,這是一場典型的汽車炸彈恐怖攻擊行動,只是最讓人驚訝的是居然發生在與世無爭的觀光聖地。幾個星期後,印尼政府逮捕了一位伊斯蘭教的宗教領袖,印尼當局相信這位教長與賓‧拉登的基地組織有往來,進而策動了這次的炸彈攻擊。恐怖攻擊自人類有歷史以來就一直伴隨著人類,而在過去五十年的歷史中,引人側目、極為活躍的恐怖組織多少都會和宗教扯上關係,難道宗教真是被恐怖組織拿來為其行為合理話背書嗎?恐怖主義常被人掛在口邊討論,那麼什麼是恐怖主義呢?筆者曾經聽過王崑義老師針對九一一恐怖攻擊所做的演講,王崑義老師對於恐怖主義的定義為﹕「以暴力威嚇製造恐怖意象以達成其政治目的」恐怖主義=暴力+恐怖意象+政治目的(民族解放《人民戰爭》、建立政權、敵視美國、敵視資本主義)

 

恐怖意象包含:

1.真實意象 : 殺人是因為愛人,如軍人保衛國家。

2.虛擬意象 : 殺人是為了令他人產生恐懼。當真實與虛擬意象交相混合,將會使被恐怖主義列為目標的對象產生恐懼。

 

恐怖主義應該具有以下特性 :

(1)計劃性 : 有其行為邏輯,故有理性規劃,行為有步驟;也就是以最少犧牲來獲取極大化的價值。

(2)意象性 : 真實、虛擬的意象交相混合,進而令被攻擊對象產生恐懼。

(3)政治性。


 

合瓊玲 40285228I 應華106

 

恐怖主義

恐怖意象包含:
1.真實意象 : 殺人是因為愛人,如軍人保衛國家。
2.虛擬意象 : 殺人是為了令他人產生恐懼。
當真實與虛擬意象交相混合,將會使被恐怖主義列為目標的對象產生恐懼。恐怖主義應該具有以下特性 :
(1)計劃性 : 有其行為邏輯,故有理性規劃,行為有步驟;也就是以最少犧牲來獲取極大化的價值。
(2)意象性 : 真實、虛擬的意象交相混合,進而令被攻擊對象產生恐懼。
(3)政治性。
正由於恐怖主義帶有極為濃厚的政治性,所以,任何一種能夠為其政治目的背書的思想、意識型態都會為其所利用,因此宗教也不例外,特別是三大一神信仰宗教,自古以來就有恐怖活動以一神信仰合理其行為。這是因為一神信仰往
往就是最具排他性與也最具政治性。
宗教本來是要人免於死亡的恐懼、意識到組先的存在、確認自身的存在而引發之慾望,以及規範人類的行動、促使社會和平富裕。不過,雖然大部份宗教信仰原始的出發點幾乎都是本於善意,也都帶有和平的思想,不過很可惜,「耶
和華只有一個,人的嘴巴卻有無數個」,由於對於教義解釋的不同,人類有不同的宗教派別,光是一神信仰就可以粗分為三個,若是再加以細分可能就會出現三位數字以上的宗教派別,於是信仰者把宗教和民族認同感覺合,與其他民
族劃分界限,而成了衝突的來源。宗教信仰著,卻以戰爭之名正當化殺人的行為。
  恐怖主義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例如中國過去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有相關事例,司馬遷所著的史記當中有「刺客列傳」,其中大家耳熟能詳的荊軻刺秦王就可以算是燕國在被滅亡前夕所做的最後掙扎。國外者如羅馬
共和國帝政時期的猶太獨立運動,猶太激進份子以屠殺的方式驅逐聖城耶路撒冷的非猶太居民,希望重建政教合一的猶太政權,最後逼得羅馬政府派大軍鎮壓。猶太獨立運動算是宗教恐怖主義的先聲。

布魯塞爾連環爆炸案 (英語105程禹縈)

 

近幾年,IS以取代以往的蓋達組織,成為恐怖攻擊的幕後黑手,此次的比利時爆炸案也不例外。比利時爆炸案被視為恐佈分子對於201511月巴黎襲擊案的報復,因巴黎襲擊案兇手之一逃回比利時,在比利時爆炸案前四天被捕,這次比利時的爆炸案被推測應是策畫已久但是提前執行的報復行動。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位處歐洲中心,境內設有北約總部、歐盟委員會和歐盟理事會等重要機構,這次的爆炸地點接近後兩者。

 

因巴黎襲擊案有四名兇手來自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區,隨著這次的爆炸案發生在比利時,莫倫貝克區又被關注。這一區的居民多是穆斯林移民及其後代,因語言、文化和經濟和其他社區有很大落差,居民失業率高達30%,加上貧窮,長期下來成為激進分子的溫床,過去歐陸地區的很多恐攻案或多或少都與此區有點關係,嫌犯若不是出身於此,就是將此地做為中轉地或基地。

 

比利時和法國都有很多穆斯林社區,穆斯林在歐洲社會因文化、信仰和其他民族相異,加上他們很多都是中下階層,教育程度和收入較差,也有難以融入歐洲社會的問題,導致有些人會加入IS尋求認同感。和美國相比,歐洲面對IS問題已「內化」,歐洲各國不只要解決國內穆斯林族群的問題,彼此還需要更密切的合作並修補情報網。


恐怖主義——劉正淑

    老師有在課堂上提問,你的國家會被襲擊嗎?我的答案是會,好像記得以老師的想法相反,我的觀點是因為緬甸是一個正在開發中的國家,還有許多能源可以使用。而以我想法相反的提出老師觀點時,我也 認同老師的說法,他們需要快速的成長,壯大他們在組織,而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培養在未開發完整的國家,因為那裡沒有他們所需要的,無論科技,武器,或者是核能等等。而在完全開放了的國家,如果他們襲擊了,成功順利的拿下,這對於他們來說是爭強壯大自己的力量。

   恐怖主義這個詞,是相對我們來說,因為危害到大眾社會的生命,在網絡上看到比較有趣的一個解釋,對於我們來說他們是恐怖主義,而相對如果保護我們的警察,對另外他們自己的人來說,他們是戰士。 

 

 

 

40121134L 程禹縈 英語系 四 甲 F   請假
40285103I 劉方琦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19I 李玲萱 應華系 三 甲 F   請假
40285124I 陳瑞琪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30I 劉正淑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33I 李連君 應華系 三 甲 M   未出席
40285136I 王美婷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224I 陳玉水 應華系 三 乙 F   請假
40285228I 合瓊玲 應華系 三 乙 F   請假
40285230I 劉營 應華系 三 乙 F   請假
40285232I 周欣宇 應華系 三 乙 F   未出席
40385222I 楊小津 應華系 二 乙 F   
40385231I 李清清 應華系 二 乙 F   請假
40385233I 李鴻清 應華系 二 乙 F  遲到

 

 

 

 

恐怖主義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例如中國過去的春秋戰國

時代就有相關事例,司馬遷所著的史記當中有「刺客列傳」,其中大家耳熟能

詳的荊軻刺秦王就可以算是燕國在被滅亡前夕所做的最後掙扎。國外者如羅馬

共和國帝政時期的猶太獨立運動,猶太激進份子以屠殺的方式驅逐聖城耶路撒

冷的非猶太居民,希望重建政教合一的猶太政權,最後逼得羅馬政府派大軍鎮

壓。猶太獨立運動算是宗教恐怖主義的先聲。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