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Dokkio Sidebar applies AI to make browsing the web faster and more productive. Whenever you open Sidebar, you'll get an AI summary of the web page and can ask any question you like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page! Try Dokkio Sidebar for free.

View
 

08

This version was saved 7 year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合瓊玲
on May 25, 2016 at 12:54:13 pm
 

肯亞事件

兩公約

同性婚姻


 

 

 

 

 

 

 


同性婚姻問題  應華106 陳瑞琪

 

    有關於同性婚姻的問題,我會支持他們建立婚姻關係。因為我覺得人們能夠自由戀愛,也不應該受到傳統的拘束和限制,而到了21世紀,很多事情都在改變,人們對於自己的權利更加希望能夠有很大程度上的自主。而且,他們的婚姻是個人的事件,與我們自身並無太大的關係,我們也應該抱有尊重的態度,也不應該把他們當作為「瘋子」。不過,對於同性婚姻成家的問題,大家對於同性婚姻的後代和各種細節卻有不同的意見提倡,害怕普世的價值觀會隨著同性婚姻的關係建立而破滅。自古以來都是一男一女結合組成家庭,並且生育後代,我們叫男的作「爸爸」,女的叫作「媽媽」,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當同性婚姻被建立起來之後,日後他們的「後代」,卻應該要用什麼身份去面對他們的小孩呢?

    首先,我認為同性婚姻家庭的父母對他們的小孩也應該有一套新的教育模式,教導小孩為什麼在教科書上描述的「父母」跟自己現實的不太一樣,向小孩說明一切,小孩也是會有自主權利,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意識去判別事情何謂對與錯,重點是如果對待他的父母是真心愛護他的,小孩的心理狀況也會如同別人所說的壞。另外,對於同性婚姻建立之後共同的財產分配、或者夫妻病重簽署生死問題的決定,我認為與一般夫妻制度的內容無異,主要是因為性別的改變,其實平等地去看待同性夫妻就好。但是,我所形容的狀況目前只適用於對同性婚姻建立較為同意的社會,像很多傳統文化的國家例如中國等,對於這種方式還是覺得很反感,而且要改變這些傳統思想並非一刻就能造成,事實上要考慮到與傳統文化沖擊之後所造成的有很多可能性,可能會造成傳統崩解現象,或者是同性戀者受到該地方的打壓等待不平等待遇。所以,若要考慮到這些問題,應先實行於較為民主、思想開放的國家,看看同性婚姻家庭的狀況如何,再來便是用溫和的方式去宣傳、文化倡導給那些保守國家這些議題所帶來的好處以及觀點。

   我不認為同性婚姻的出現和形成會為世界的普世價值觀受到很大的衝擊,事實上,我覺得只是在普世的價值觀上,再建立了一個新的觀點而已,因為人會隨著時間不停的轉變,世界也會跟著轉變,或許會變得越來越思想開放,所以這種情況下這些有關於關係建立的議題也會出現更多。我提出的這些種種的觀點都是因為考慮到人權公約的提倡,其實最重要的決定權都是在「人」。


同性婚姻

李鴻清-40385233I-應華系二乙

 

     關於同性婚姻,如果問我個人支持還是反對的話,我會回答沒有意見。當然如果真的要說的話 我還是偏向於支持這邊的吧。因為我自己覺得 如果就因為是同性戀 而去反對或是 非常強烈的用極端的方式去反對的話 會不會太殘忍了?畢竟別人想和誰談戀愛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嗎?有妨礙到自己的個人利益或是隱私嗎?我相信一般情況下是 沒有的。除非有特殊原因。這樣的話 你有什麼理由反對同性婚姻呢?就因為礙眼或是自己不喜歡嗎?那就真的未免心胸狹窄了點吧。當然同性戀在思想開放的國家是幸福的,但是在思想相對保守的國家 就一定要注意一點了。不要因為被發現是同性戀 而遭到不必要的 性霸凌或是為一些極端主義而可能把性命給丟掉了。被丟掉性命這種是真的是會發生的,尤其是伊斯蘭教國家或是印度等國家。那些國家思想真的是 不是相對保守 而是非常保守的。而印度呢個人覺得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他們反對同性戀。但是對於女性被強姦的話 卻是判被強姦的女性有罪。理由很奇怪也很牽強。如:妳穿的太誘惑,所以才被強姦。所以妳有罪。又回到同性問題上,在思想開放的國家,也有少數是反對的。因為他們會擔心 因為同性婚姻,會對傳統造成影響或是對生計方面造成影響。我個人到是 不這麼認為, 因為同性戀如果結婚 不可能生小孩不是嗎?而這樣如果想要小孩的話 不是就要領養了麼?這樣不是正好,領養了小孩,孤兒院就可以多照顧一些更需要照顧的小孩。而同性婚姻也有了一個美滿的婚姻,小孩也有了一個某種意義上的家。這樣不就是一石多鳥,皆大歡喜的結果嗎?

----------------------------------------------------------------------------------------------------------------------------------------------------------

同性婚姻 應華106李玲萱

  關於同性婚姻的議題,已經都不知道該說些甚麼了。由於是個人私領域的事情,其他族群好像干涉也不對,不干涉也不對。我個人是支持同性婚姻的,因為同性結婚對於任何人的權益都不造成妨害,而又可以滿足同志族群的渴望與需求(與愛人成為家人的需求)。但是沒有被傷害到的另一群人卻保持著反對立場。大都是為了''道德''上的理由。

 這些道德或許是因為信仰的宗教所規範的,我認為這些民眾有權信仰他們想信仰的宗教,但是不應該把自己宗教的規訓套用在其他人的身上。例如: 基督徒不該強迫佛教徒丟棄神像;道教徒也不該強迫基督徒拿香拜拜;任何人都不該強迫伊斯蘭教徒吃豬肉等等都是一樣的道理。可惜的是,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台灣畢竟是一個民主社會,想讓同性婚姻合法化,必須得到多數民意的支持才行,台灣現在支持同性婚姻的比例只有稍微高於不支持的民眾而已。雖然身邊有很親近的人是同志,也只能陪著他們一起走這條漫長的路。 


同性婚姻 - 應華106劉方琦

 

我是贊成同性婚姻的。原因可以簡單列為以下幾點:
 1.從平等的角度來看,同性戀和異性戀並無不同,同性戀者也有愛與被愛,以及被社會尊重的權利。

2.社會應尊重多元文化,包容別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不侵害他人權利的情況下,每個人都享有最大限度的自由。

3.不同性傾向的族群必須獲得相同的法律保障,同性結婚因尚不被台灣政府承認為合法婚姻,導致無法享有稅務減免、無法申請育兒津貼,甚至不能擁有對方就醫緊急手術簽署權、財產分配等基本人權,應還給同性婚姻者基本人權及法律權利。


 

合瓊玲40285228I應華106

其實我沒反對同性婚姻,只不過我一直會有一個問題在我心裡,愛得那麼痛苦為何還要愛,可是我再好好考慮時我才發現其實只要你有愛請不管那人是好的還是壞的你也還是愛他的,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愛了就是愛了,所以我再也不想這問題了,因為我覺得愛請是沒有理由的.

可是同性婚姻是兩個人要一起結婚要一起生活,其實也是不簡單的,現在有些國家也開始同任可是有些國家還是沒辦法同任因為像傳統啊宗教姓養啊還有道德理念不符合等等

可是像有些國家也開始開放了向我們泰國因為你走在路上都常常看到了所以對我們來說是沒什麼而且泰國罕有很多人妖表演,而且我們那邊還是有很多痛性婚姻所以我自己試局得還好

可是我還是是覺得要看家庭因為在泰國也不代表說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有的人還是不可以接受的.

                                                                                                                                                                                                                                                                                  

 

40121134L 程禹縈 英語系 四 甲 F   
40285103I 劉方琦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19I 李玲萱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24I 陳瑞琪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130I 劉正淑 應華系 三 甲 F   未出席
40285133I 李連君 應華系 三 甲 M    未出席
40285136I 王美婷 應華系 三 甲 F    
40285224I 陳玉水 應華系 三 乙 F   
40285228I 合瓊玲 應華系 三 乙 F   請假
40285230I 劉營 應華系 三 乙 F    
40285232I 周欣宇 應華系 三 乙 F    未出席
40385222I 楊小津 應華系 二 乙 F    請假
40385231I 李清清 應華系 二 乙 F   
40385233I 李鴻清 應華系 二 乙 F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